找到相关内容1048篇,用时48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《禅与自在解脱》--艾雅·凯玛著,陈锦书译(4)

    个人的“业”都相同。但是,如果我们将内心的和平,扩充至整个家庭就相当足够了。甚至,那将会是一项伟大的成就,你认为吗?这样真的就足够了!如果我们将和平扩充至整个家庭,延伸到家中每个成员,或许和平也...《禅与自在解脱》--艾雅·凯玛著,陈锦书译(4)  每个人都尽力尝试让自己的生命更美好,这是没有错的。如果我们现在提出主张,而只是等候着生命的完美,这将不会有任何作用的。因为完美的生命,不会由于...

    艾雅·凯玛著,陈锦书译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401364516.html
  • 汉魏的禅学与般若学

    支谶支谦系统的“般若”“本无”之学,尤宜虚无,尤重空有兼遣,前者欲从精神之修练,明心净意,以至于成佛,后者更着重心亦非有,佛亦如幻。这两派在兼遣的义理上固可相通,但他们所侧重的实相同。疽行般若经载有...之声,无不综达。”(康僧会安般守意经序亦称:“有菩萨名安清,字世高,……博学多议,贯综神模,七正盈缩,风气吉凶,山崩地动,针脉诸术,暗色知病,鸟兽鸣啼,无音照。”)   “曼柯迦罗,此云法时,……幼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471064796.html
  • 华严判教理论辨异

    明确的判教,分别被视作一乘究竟说与三乘究竟说的权威性依据。唯大乘,早在印度部派佛教时期即有判教之展开。事实上,只要存在着教理上的差异,通过判教来加以解释,化解矛盾,是必不可少的工作。因此,严格意义上的判教,实是对理论差异的一种理性分析和整摄,与所谓的调合混同,本相同。一种调合混同或可在外观上充似一种判教,但真正合理性的判教决不可能只是一种无原则的调合与混同。  华严宗的判教理论是中国佛教史上...

    吴可为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572664923.html
  • “唯识无境”初探

    所缘缘”有两类:一类是认识的对象由能认识的主体生起时,由自己所挟带己有的相分种而变现的内境,这是诸识直接所变所缘的境相,名“亲所缘缘”。亲所缘缘,在能缘心上悉皆俱有,离能缘必生现行,且见相同种,能所...着重揭示认识主体之间的认知关系。比如,从共与共关系来看,甲乙二人所具备的观察条件(缘)相同时,一棵植物呈现在他们意识中的内容(果)基本上是相同的,无论是主体甲或主体乙,他们都可以看到这棵植物是绿的、硬...

    徐湘霖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14565081.html
  • 江浙佛教对斋教的冲击

    刊出,某个程度也在解释龙华派与佛教的渊源:   台湾佛教中,除了禅宗及念佛宗以外,又有在家佛教,龙华派隆盛普遍于全岛,其信徒达几万人之多。因为龙华这一派不是出家二众,又与一般在家二众,略有相同。所以使...之徒,来自福建。昌成在南,建报恩堂于右营埔,而昌晋往北。各兴其教,而今颇盛。全台斋堂,新竹为多,彰化次之,而又以妇女为众,半属忏悔,且有守贞字者。夫斋教以清修为主,禁杀生,绝五辛,可谓能清其体。[9...

    阚正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65465377.html
  • 金刚经札记(3)

    佛陀每次说法的时间也没有具体的记录,故佛经一般常用“一时”、“尔时”等来笼统地标明之。这里的“一时”是不定之词,根据佛陀说法的不同场景而所指对象是相同。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“某一时”、“某一天”等,这...说明了凡预此会之听众,唯能发无上菩提心者,方可入席听法。  [比丘]是指受具足戒之出家男子。梵语“比丘”,含三义:一、乞士,即指外乞饮食以养色身,内乞法食以资慧命,贪闻名利养,专求出要的出家修行者;...

    曲槐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92365509.html
  • 天台宗简介

    印度出现的时地和因缘名相同,而且,部派佛教的分裂,对有空、性、相的义理,名执己见,分存并立,遂致异解分岐杂然。那么,当这些教典传至中国,而中国之学者更从而钻研探讨,乃至解说阐明,又不一其说,故尔呈现出...《六十如理论》、《菩提资粮论》等。他由破邪显正,确立大乘佛教的根本基础,尤其中论,无所破、无所空、无所真、无所不中。因此当慧文禅师,看到中论“因缘所生法,我说即是空,亦名为假名,亦名中道义。”顿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95065537.html
  • 汤一介:论“天人合一”

    我们可以说董仲舒的“天人合一” 思想实是一种“天人机械感应合一论”。这种“天人合一”思想或与《周易》开创的直至宋人所发挥的“天人有机相即合一论”的意义颇相同。(可参见拙作《董仲舒的哲学思想及其历史评价...”的哲学家。唐朝的刘禹锡对柳宗元的批评,说柳宗元的《天说》“非所以尽天人之际”,没有弄清楚“天”与“人”的关系。宋朝的思想家邵雍说得很明白:“学际天人,足以谓之学。”可见,自古以来中国的学者都把...

    汤一介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95565543.html
  • 略讲观修三宝功德及其意义(1)

    [3]种种解智力,诸佛遍知一切众生贪等烦恼,等取信等诸法,所生种子,由彼种子之力,所发欲解,此有下、中、上殊胜极相同之种种差别,然佛妙智遍三世转,了达一切众生欲解,名为种种解智力。   [4]种种...释迦牟尼佛出世以前,有很长很长的时间没有佛法,众生闻三宝之名,自释迦牟尼出世、出家、成佛、转法轮,现在在此南赡部洲才有三宝出现于世。   我们的本师释迦牟尼佛出世是具有大事因缘的,无因无缘佛决不出现世间。...

    任杰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113865659.html
  • 略论弥勒、弥陀净土信仰之兴起

    阿育王时期。季羡林说:“大乘起源应分为两个阶段:原始大乘和古典大乘。这两个阶段使用的语言不同,内容亦相同。原始大乘使用的是混合梵语,内容是处于由小乘思想逐渐向大乘过渡的阶段。古典大乘则使用梵语,内容...而且对中国汉魏以来历代帝王公卿、文人学士、商贾贩夫、走卒皂隶、百姓布衣等信众的思想、生活、行为等都产生了不可低估的深刻影响,因而成为中国文化中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。要把握中国文化,了解佛教信仰问题不行...

    普 慧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120065682.html